河北博物院志愿者團隊:講好燕趙故事,讓更多人愛上博物館
2024-12-04 10:15:08 來源:河北日報
A- A+

  河北博物院志愿者團隊10年來累計提供志愿服務8萬多小時,服務觀眾超120萬人次

  講好燕趙故事,讓更多人愛上博物館

  11月29日,河北博物院志愿者講解員王巧云(左)正在為游客講解白釉黑彩牡丹蘆雁圖梅瓶。河北日報記者 史曉多攝

  11月29日下午,河北博物院北門安檢處排起了小長隊,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河北博物院的喜愛。“我們博物院有志愿者老師免費講解,如果您愿意的話,可以跟他們一起參觀。”聽到館內工作人員的建議,幾位來自邢臺的游客加入了河北博物院志愿者講解員徐曉鳴的隊伍。

  “歡迎大家來河北博物院‘名窯名瓷’展廳。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河北人就開始使用原始青瓷。此后,邢窯、定窯的瓷器遍布各地,聲名遠播,充分展示了河北瓷器的輝煌成就……”隨著徐曉鳴自信的開場白,不斷有游客靠攏過來,跟隨他一同探索河北名窯名瓷的無限魅力。

  “這是我們這個展廳的明星文物——青花釉里紅開光貼花蓋罐。1964年,保定永華南路小學元代窖藏出土11件瓷器,有青花瓷、卵白釉瓷和藍釉描金瓷器,是國內首次發現的成批元青花瓷。青花釉里紅開光貼花蓋罐造型雄厚,青花濃艷,裝飾花紋達10余層,集繪畫、浮雕、貼塑、青花、釉里紅等多種技法之大成,是存世元青花中的頂級藝術珍品。”徐曉鳴的專業講解不斷吸引游客前來,大家津津有味地聽著文物介紹和文物背后的故事,不少游客還時不時提出自己的疑問與徐曉鳴互動。

  “幾乎每周都會來河北博物院講解一次,今年已經是我在河北博物院當志愿者講解員的第7個年頭了。”徐曉鳴介紹,他是一名企業運營者,因為對歷史和文物比較感興趣,看到河北博物院關于志愿者招聘的信息后就報了名。

  “其實,想要成為一名博物館志愿者講解員,只憑興趣是遠遠不夠的。”徐曉鳴說,河北博物院志愿者有一整套詳細的管理制度,從發布招聘啟事到最終確定入選人員,中間要經過層層選拔,而后要進行培訓,了解博物館基礎知識、文物知識、展覽情況、講解禮儀、博物館消防安全知識和相關制度等。

  11月29日,河北博物院志愿者講解員正在為游客講解青花釉里紅開光貼花蓋罐。河北日報記者史曉多攝

  劉靖是河北博物院首批志愿者講解員,2014年國際博物館日當天上崗,十年來,劉靖帶著對文化的責任和對公眾的熱情,熱心為游客講解。“雖然有時候會很辛苦,但只要有時間我就會來博物院,要么跟著講解員學習,要么就是對著文物練習,我們志愿者團隊就是要把燕趙故事講給世界聽,讓更多人走進博物院愛上博物院。”

  徐曉鳴、劉靖等河北博物院的志愿者講解員,不僅活躍在河北博物院講解服務中,他們還深入企業、機關、部隊、校園、鄉村,通過一次次走訪,一場場巡展,為歷史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貢獻著力量。此外,他們還主動探索挖掘館藏文物資源,設計、開發特色社教項目等,有效拓寬志愿服務范圍,充實志愿服務內容。據統計,河北博物院志愿者團隊成立10年來,累計提供志愿服務8萬多小時,服務觀眾超120萬人次,得到了社會公眾的一致好評。

  在服務公眾的同時,河北博物院志愿者團隊還重視自身隊伍建設,積極搭建多元化交流平臺,策劃實施“冀志沙龍”活動,開展知識講座與交流,提升團隊的業務水平和專業素養;組織開展館際間學習交流,與全國各地博物館志愿者團隊進行互訪,學習先進經驗,實現互促共進。

  “作為連接河北博物院與游客之間的橋梁與紐帶,志愿者講解員是游客了解燕趙歷史、親近河北文物的一條便捷通道,為參觀博物院的觀眾們打開了另一扇門。”河北博物院黨委書記、院長熊慧彪表示,期待河北博物院志愿者團隊繼續創新服務內容、完善志愿者管理制度,進一步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志愿奉獻精神,為河北博物院志愿者工作可持續發展推波助力。(河北日報記者 史曉多)

【責任編輯:紀麗娜】

中共河北省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河北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 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311-87800931   冀ICP備20010739號-4   冀公網安備13010402001960號

技術支持:長城新媒體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