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支持新型消費加快發展,深入實施數字消費提升行動,大力培育品質電商。要“推動汽車、家電、家裝等大宗耐用消費品綠色化、智能化升級”“開展‘人工智能+’行動,促進‘人工智能+消費’,開辟高成長性消費新賽道”……提振消費政策再落一子,對數字消費提出了明確要求,將進一步激發數字消費創新活力,引領數字消費提質擴容。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數字產品和服務加速創新迭代,數字消費作為一種新消費形態,已經成為擴內需、穩增長、促轉型的重要動力。近年來,我國信息通信業規模持續壯大,有效激發消費活力。5G電話用戶數突破10億,普及率超過71%,每月戶均移動流量達到19GB,智能產品應用蓬勃發展,推動形成全球最大的數字消費市場。數字消費規模超6萬億元,成為提振消費、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數字消費拓展消費新空間。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正加速成為覆蓋“人、車、家”生活場景的信息消費“新三樣”。人形機器人等具身智能產品成為數字消費新亮點。深圳一家機器人企業推出10多款消費級人形機器人,全球代理門店超過700家,線上線下產品銷售總量超過10萬臺。可以說,數字消費正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躍升,以革命性力量重塑中國經濟圖景。
數字消費創造消費新模式。2024年,數字消費新模式新場景不斷拓展,帶動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6.5%。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數據,當前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已超過9億人,占整體網民的87.9%。在市場規模壯大的同時,電商產業也實現了升級發展。尤其是近年來,直播帶貨、即時配送等消費新模式不斷涌現,虛擬現實、數字孿生等新模式新技術落地應用,不斷優化消費者數字消費體驗。數字消費最典型的模式是在互聯網+實體商店的基礎上,改造和提升為“產品基地+數字平臺+物流配送”的方式,實現了線上為線下引流、線下為線上提供配送和體驗等服務,提升了線上線下的交易效率,帶動餐飲、出行、住宿、娛樂、教育、金融等諸多消費行業的轉型升級。
數字消費塑造消費新場景。如今,以“人工智能+消費”為代表的新型消費正不斷拓展出多樣化的消費新場景,智能穿戴、養老服務等都成為人工智能的用武之地。DeepSeek讓人工智能進一步普惠大眾,邊遠山村與繁華都市得以共享數字紅利。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認為,數字消費的優勢在于依托5G、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重構消費場景,形成“技術應用—消費升級—產業迭代”的正向循環,展現出強大的產業鏈帶動效應:上游推動芯片、云計算等產業發展,中游催生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等新業態,下游則重塑零售、文旅等傳統行業。
數字消費潛力巨大,但數據安全、隱私泄露、網絡詐騙、消費者權益保障等問題也日益凸顯。因此,在推動數字消費發展的同時,不僅要加強監管和規范,還要推動技術創新、產業升級與普惠發展,以優質的數字產品服務滿足市場需求,使數字消費不僅僅是短期提振經濟的有力抓手,更成為中長期推動經濟結構轉型的重要引擎。(記者 郭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