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4期《黨建》雜志刊發中央宣傳部副部長、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莊榮文署名文章。全文轉發如下: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引領和推動新時代文化建設的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全面闡述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地位作用、目標任務、方針原則、戰略路徑、實踐要求,既有文化理論上的創新突破,又有文化工作上的布局部署,是一個明體達用、體用貫通的科學體系,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特別是這一重要思想站在時代和科技前沿,準確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入發展的時代大勢,對如何做好信息化條件下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了精辟論述,以全新視野深化了我們黨對信息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規律性認識,極大激活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時代價值,為做好網絡內容建設和管理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
當前,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踏上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新征程,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全面提升網絡內容建設和管理工作水平,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積極貢獻。
一、站在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的高度,深刻把握網絡內容建設和管理工作肩負的職責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洞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的時代潮流,強調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強調全媒體不斷發展,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新聞輿論工作面臨新的挑戰;強調人在哪兒,宣傳思想工作的重點就在哪兒,網絡空間已經成為人們生產生活的新空間,那就也應該成為我們黨凝聚共識的新空間,等等。這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把握信息革命潮流給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帶來的巨大變革,精辟闡述了做好網絡內容建設和管理工作對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執政基礎的極端重要性,充分彰顯了把握大勢、引領時代的強烈歷史主動精神。當前,以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既深刻改變信息傳播方式和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也整體重塑媒體形態、輿論生態、文化業態,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很大程度上,“數與網”比以往的“鉛與火”“光與電”的影響范圍更廣、程度更深,且未知遠遠大于已知。適應和引領信息化發展潮流,既是信息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面臨的時代課題,也是網絡內容建設和管理工作必須扛起的時代責任。
新征程上,我們要站在確保黨長期執政的政治高度,切實增強新形勢下識變應變求變的歷史主動,不斷提升從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全局來謀劃推進網絡內容建設和管理工作的能力,善于運用信息時代的科學理念、先進技術賦能用網治網工作,確保始終引領發展潮流、走在時代前列,牢牢掌握信息化條件下的輿論主導權。
二、站在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凝心聚力的高度,不斷鞏固壯大網上主流思想輿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強調加強和改進網上正面宣傳,首先要旗幟鮮明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強調要圍繞黨和國家重大活動、重要方針政策以及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主動設置議題,做好改革發展、經濟民生成就宣傳和形勢政策解讀,唱響主旋律、集聚正能量;強調要推進網上宣傳理念、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創新;強調要把握國際傳播領域移動化、社交化、可視化的趨勢,等等。這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網上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的重要意義、基本原則、重點任務,體現了對網絡傳播規律的深刻洞察。現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更加需要激勵14億多中國人民堅定信仰、信念、信心,挺起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梁,激發同心同德、攻堅克難的不懈斗志。互聯網是重要的宣傳陣地,網絡空間是重要的輿論空間,信息化數字化是重要的宣傳手段,用網治網能力是宣傳工作能力本領的重要方面。面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迫切需要做強網上主流思想輿論,在網絡空間凝聚起億萬網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
新征程上,我們要把做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網上宣傳擺在首要位置,用心用情用功做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活動、重要會議的宣傳報道,深入開展“萬山磅礴看主峰”等網上主題宣傳,引導廣大網民不斷增進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強化網上重大主題宣傳和重大議題設置,創新表現手法,善用網言網語,用好大數據、算法推薦等新渠道新手段,推出更多為網絡打造、由網絡傳播、在網上出彩的精品力作。把握好輿論引導時度效,精準開展網上輿論引導,更好析事明理、解疑釋惑。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善于利用網絡了解民意、開展工作。加快構建多渠道、立體式網絡國際傳播格局,創作更多富有文化底蘊、反映中國生活、具備國際視野的網絡內容產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三、站在守護國家主權和政權的高度,著力掌控網絡意識形態主導權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互聯網已經成為意識形態斗爭的主陣地、主戰場、最前沿;強調在互聯網這個戰場上,我們能否頂得住、打得贏,直接關系國家政治安全;強調掌控網絡意識形態主導權,就是守護國家的主權和政權;強調各級黨委和黨員干部要把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作為守土盡責的重要使命,堅決打贏網絡意識形態斗爭,切實維護以政權安全、制度安全為核心的國家政治安全,等等。這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網絡意識形態斗爭的重要性、長期性、艱巨性,體現了一以貫之的憂患意識、底線思維、斗爭精神。當前,互聯網的輿論屬性和社會動員能力越來越強,日益成為各類風險的傳播器和放大器,敵對勢力利用網絡對我攻擊、滲透、抹黑、打壓不斷升級,各類社會風險向網絡空間傳導趨勢明顯。面對網絡意識形態領域的復雜形勢,迫切需要守牢網上陣地,堅決維護網上政治安全和意識形態安全。
新征程上,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敢于亮劍、敢于斗爭,堅決清理網上各類有害信息,有力批駁歷史虛無主義等網上錯誤思想觀點,堅決駁斥敵對勢力攻擊抹黑論調,堅決打贏網絡意識形態斗爭。加強網上風險隱患常態化排查,強化網上輿情分析研判,實現早發現、早預警、早介入,有效防范網絡意識形態風險。健全重大輿情和突發事件網上輿論引導機制、網上網下聯動工作機制,把“應對輿情”和“解決事情”結合起來,推動從源頭解決問題、化解矛盾。聚焦網民關心關切,加強對社會情緒、社會心態的疏導,塑造理性平和的社會心態。
四、站在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的高度,持續提升網絡綜合治理效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提高網絡綜合治理能力,形成黨委領導、政府管理、企業履責、社會監督、網民自律等多主體參與,經濟、法律、技術等多種手段相結合的綜合治網格局;強調堅持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強調共同推進文明辦網、文明用網、文明上網,以時代新風塑造和凈化網絡空間,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等等。這一系列重要論述,明確了網絡綜合治理的任務要求,體現了對網絡治理內在規律的深刻把握。截至2024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11.08億人,互聯網普及率提高至78.6%,形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生機勃勃的數字社會。網絡空間已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建設天朗氣清、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越來越成為廣大網民共同的追求期待。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深化網絡綜合治理,集中整治網絡亂象和突出問題,推動網絡生態明顯改善。同時也要看到,網絡生態亂象仍然突出,網絡詐騙、網絡暴力、網絡個人信息和數據泄露等問題時有發生,新技術加速發展帶來新課題,這些都對提升網絡綜合治理效能提出更高要求。
新征程上,我們要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嚴格落實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完善網絡生態治理長效機制,深入開展“清朗”等系列專項行動,重拳整治網絡生態突出問題,深化“自媒體”及MCN機構治理,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網絡保護。加強網絡空間法治建設,加快制定修訂新興領域、重點領域相關法律法規,推進跨領域跨部門聯合執法。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發展和管理機制,推動這一重要領域的產業發展、技術進步與安全保障。深化網絡文明建設,在網絡空間廣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網上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做強中國網絡文明大會品牌,持續拓展網絡公益行動,加強網絡誠信建設,深入實施爭做中國好網民工程,形成網絡文明人人參與、共建共享的生動局面。
五、站在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的高度,旗幟鮮明、毫不動搖堅持黨管互聯網
掌握思想領導是掌握一切領導的基礎,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習近平總書記深刻總結黨的歷史經驗、著眼信息革命發展潮流,創造性提出必須旗幟鮮明、毫不動搖堅持黨管互聯網的重要論斷,強調堅持黨的領導,提升信息化條件下文化領域治理能力;強調要堅持政治家辦報、辦刊、辦臺、辦新聞網站;強調要把黨管媒體的原則貫徹到新媒體領域,等等。堅持黨管互聯網,是信息時代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的內在要求,是網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堅強保證。
新征程上,我們要加強黨對網信工作的全面領導,旗幟鮮明、毫不動搖堅持黨管互聯網,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實處。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深化網信領域改革,強化網信領域統籌協調機制建設,持續加強管網治網工作體系、制度體系、技術體系、保障體系等建設。強化政治擔當,堅持方方面面齊動手,匯聚網絡內容建設和管理工作合力,不斷提高用網治網能力水平,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網信工作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