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網友意外丟失了手機,而后某一天深夜0:39,當該網友正酣睡時,不法分子卻通過“免密支付”功能在某游戲網站盜刷了數百元。
這是黑貓投訴平臺上一位網友的遭遇,而與他有類似遭遇的大有人在。為此,中國消費者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謹慎使用手機“免密支付”功能,避免因賬戶權限過度開放而引發資金損失。
“免密支付”為何會成為盜刷漏洞?
答案在于“免密支付”的便捷性是一把雙刃劍。
首先,手機丟失或賬號(蘋果手機用戶)泄露時,盜刷就變得輕而易舉。不法分子一旦獲取手機或者賬號,就可通過“免密支付”直接消費或購買虛擬服務,并不需要進行輸入密碼、刷臉認證等具有“門檻”性質的操作。
其次,盜刷行為的隱蔽性很強,用戶難以及時察覺。盜刷交易通常通過綁定支付平臺的虛擬服務,例如通過游戲充值、APP訂閱等操作來完成。與此同時,盜刷行為通常趁機主凌晨熟睡時完成,消費者發現時往往已產生多筆扣款。
最后,盜刷往往會“積少成多”。盡管支付平臺設置了免密額度的單筆上限,但架不住不法分子短時間內高頻次盜刷,例如某網友就因為一分鐘扣款20筆而損失了數千元。
那么,普通人又該如何降低盜刷風險?
在中國消費者協會給出的三項建議中,首先就是非必要不開啟“免密支付”。其他的措施還包括強化賬戶安全保護和養成定期對賬習慣。
事實上,黑貓投訴平臺上不少網友反映“免費支付”開通容易但關閉困難。例如,在某外賣平臺團購餐券,支付時系統就會自動跳出開通“免密支付”的推薦菜單,消費者手滑或者“不過腦子”時就會誤操作;但是要關閉該功能,卻得經過多層菜單的操作。記者順手查詢了一下自己常用的APP,包括支付寶、微信支付、滴滴出行、美團外賣等的“支付設置”。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很多APP的“免密支付”功能都是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開啟的。尤其是支付寶的“免密支付”功能,居然綁定了滿滿一屏的APP!二話不說,麻溜地挨個關掉!
友情提示一下,關閉“免密支付”的功能按鈕,一般都在各APP的“支付設置”里。你,還在等什么呢?(記者 姚春鴿)